河池市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去这些乡村,让老乡唱支山歌给你听 [复制链接]

1#

在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,来自广西罗城的全国*协委员欧彦伶分享了罗城棉花村变旅游村的故事。她说,棉花村过去是一个仫佬族聚居的深度贫困村,有山歌唱道:“有女莫嫁棉花郎,一年四季闹饥荒。天天累得脚抽筋,没吃没喝没有房。”后来,棉花村围绕村内一个罕见的漏斗型天坑发展乡村旅游,短短几年,便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村,不仅摘掉了贫困帽,还吃上了“旅游饭”。村民于是把原来的山歌改成:“*的*策放光芒,山里天坑山外香。罗城棉花大变样,有车有房有新娘。”一个天坑,让棉花村实现了华丽蜕变;一曲山歌,唱出了乡亲们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喜悦。

在我国,像棉花村这样“华丽蜕变”的村庄还有很多。前不久,文化和旅游部推出《体验脱贫成就·助力乡村振兴全国乡村旅游扶贫示范案例选编》,收录了全国个典型案例,总结展示乡村旅游扶贫成果,促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。案例中的村庄或僻处山野,或远在海疆,多年来“养在深闺人未识”。是乡村旅游,让它们走进大众视野,让村民过上好日子,谱写了一曲又一曲旅游扶贫奔小康的“山歌”。

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江西省井冈山市神山村、安徽省泾县大南坑村、海南省琼海市沙美村等村庄,赏美景、品美食,倾听乡亲们的致富“山歌”。

神山村的笑脸

文钟豫熳

神山村,光是名字便引人遐想:白云生处,群峰连绵,一座村庄,繁衍生息于此的人们,恰似安享仙境。

呼吸着甜润的空气,信步行走在神山村。一转身,便被一面“笑脸墙”攫住了目光。墙上贴着27张笑容满面的村民照片,27张笑脸围在一起,组成一个大大的爱心。我一一打量那一张张笑脸,男的、女的、老的、少的,黧黑的、白净的,皱纹纵横的、饱满娇嫩的,每一张脸上,无一例外都荡漾着愉悦、幸福、畅快、得意的欢笑。

他们为什么笑得这样甜?

从神山村致富带头人左香云的故事里,可以找到答案。

左香云是红*后代,他的曾祖父左桂林曾担任红四*第三十二团通讯员。年,为掩护3名年轻战友撤退,左桂林不幸牺牲。现在,左桂林的烈士证还挂在左家堂屋的正墙上。左香云的血脉里,流淌着曾祖父的红色基因。他常常说:“当年曾祖父闹革命就是为了过上幸福生活,先辈流血牺牲都不怕,我们还怕战胜不了贫困吗?”

20世纪90年代,年轻的左香云曾跟人外出打工,但没多久就毅然返乡。“一定要做出自己的产品”,是他立下的誓言。为了摆脱贫困,他修过摩托车,卖过手工艺品,最终选定了竹制品加工的创业之路。

在神山村周边的崇山峻岭中,毛竹年复一年生生不息。左香云充分利用这几乎取之不尽的毛竹,开办竹艺品加工厂,注册“神山竹”商标,打造神山竹酒,将产品销往全国各地,率先走上了致富路。不仅如此,他的厂子一年需要上万根毛竹,有竹林的村民家家户户都有了增收机会。

年,左香云当选全国人大代表。他从不讳言自己的生意经:“一根竹子做笔筒一般卖60元,现在做神山竹酒可以翻倍。还是要走特色创新之路,提高附加值。”

糯米饭的香气,吸引着我走进了左家的厨房。左香云的母亲彭冬莲在灶边忙碌着,原来她正准备打糍粑。灶膛里的火烧得旺旺的,火光映照在她的脸上,宛如开出一朵灿烂红艳的花。她牢牢记得一个日子:年2月2日,农历小年,习近平总书记顶着风雪来到神山村,看望慰问老区群众,并与村民们一同打糍粑,留下一张经典照片。照片中,彭冬莲就站在总书记的身后,笑得合不拢嘴。后来,村里搞起了乡村旅游,游客们纷纷前来品尝糍粑,体验打糍粑的乐趣。现在,神山村民“糍粑越打越黏,生活越过越甜”。

说话间,彭冬莲为我递上了热乎乎、香喷喷的糍粑。我咬了一口,真甜。这些年,左家也顺势而为,办起了农家乐。儿子左香云发展产业挣钱,母亲彭冬莲就在家里做糍粑、办餐饮、卖山货……客人来得越多,彭冬莲干得越欢。“我一个农村妇女,这些事做了大半辈子,从没想过还能挣钱。”她乐呵呵地说。

回头再看,“笑脸墙”的上方,彭冬莲和丈夫举着“剪刀手”,笑得憨厚可爱。

老支书彭水生的照片位于“笑脸墙”正上方。这几年,他担任井冈山一家红色培训机构的宣讲员,每天忙得不亦乐乎。老支书担任过19年村干部,有50余年*龄,目睹了神山村翻天覆地的蜕变。“我们村的变化实在太大了,不跟大家说道说道,我心里憋得慌啊。”和照片中一样,他笑得爽朗。

在彭水生家门前,挂上了“神山老支书农家菜”的牌子,由儿子彭小华夫妇经营着。彭小华还养了几十箱蜜蜂,在漫山遍野的花香和蜜蜂的嘤嘤嗡嗡声中,享受着甜蜜的事业。加入“神山合作社”之后,蜂蜜的销售有了更畅通的渠道。下一步,他还想做蜜蜂种源培育和销售,让更多村民倚靠大山,收获甜蜜。他说:“养蜂虽然辛苦,但成本低,收成好。现在*策这么好,很多外出打工的年轻人都回来了。”

是的,一度只剩38个老人和孩子留守的神山村,这几年回家的中青年多达一百余人。种*桃、种茶叶、种蘑菇、养山鸡、酿米酒、开民宿、做手工艺……那些离开山村的后生们回到村里各显神通,在家门口创业致富。

如今的神山村,崎岖的山路修成了崭新的柏油路,危旧土坯房修葺一新。村里建起停车场、旅游公厕、活动广场,村里的农家乐与附近的八角楼、*洋界等景点串成了精品旅游线路,全村年接待游客30多万人次,村民人均年收入近3万元。

事实上,墙上的笑脸只是一些代表,一种象征。在神山村的角角落落,这样的笑脸还有很多很多。正如村民赖福桥为我们演唱的自创山歌:“自从有了好*策,穷村变成富裕村。家家变成幸福家,人人脸上笑眯眯。”他说:“现在每每想起过去‘房子下雨用盆装,晚上睡觉盖蓑衣’的生活,总是想用歌声表达今天的幸福感受。”是啊,在物质富足之后,他们自然而然地有了更多精神追求。

这些年,我行走过许多城市村庄,遇见过无数张笑脸,但在一个小村子里如此密集、如此自如舒展的笑脸还是头一回遇到。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笑,一种抛下包袱的笑,一种充满底气的笑。

“笑脸墙”上,写着神山村民发自肺腑的一句话:“*和*府只能扶持我们,不能抚养我们。”诚哉斯言。

传承红色基因践行“两山”理念——江西省吉安市井冈山市茅坪镇神山村旅游扶贫案例

神山村地处井冈山*洋界脚下,距八角楼革命旧址群18公里,为省定贫困村。建档立卡时,贫困户21户50人,贫困发生率21.6%。年以前,村集体收入薄弱,村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不足元。在脱贫攻坚过程中,神山村传承红色基因、践行“两山”理念,坚持旅游规划先行、景区标准打造、游客需求定位、市场经营理念,整合发展红色旅游与乡村旅游,做足全域旅游文章。作为“红绿”有机融合的典型,神山村增强了旅游的内涵和吸引力,激发了旅游体验的新活力。

绿野茶香

文王唯唯

在安徽,喜欢旅游的朋友都知道,泾县有一条“皖南川藏线”,又称“江南天路”,连绵起伏的山脉、碧波荡漾的湖水、古色古香的村落,让它成为皖南极具观赏价值的旅游宝地。汀溪乡大南坑村就坐落于这条精品环线的中段。

大南坑村地处泾县自然生态保护区,集青山绿水、林海茶园、奇花异树、怪石深潭于一体,有“小*山”之美誉。有专家称,这是中亚热带东北部最后一块“绿色净土”,堪称“生态璞玉、世外桃源”。

大南坑村以产茶闻名,拥有海拔米至米的高山茶园。年,村里采用传统手工精制而成的绿茶“汀溪兰香”问世,被誉为“叶肥芽壮兰花样,书画难寓新茶香”,备受消费者青睐,先后十多次在国内、国际茶叶评比中获奖,产品远销日本、韩国等。

我每年都去泾县,也走过“皖南川藏线”,对大南坑村早有耳闻,实地探访还是第一次。

车到大南坑村已近中午。一个小小山村的停车场,居然足有一个足球场大,可见来这里游玩的人何其多。走进村庄,宛如进入一幅美丽的田园画卷。一条条干净宽敞的水泥路进村入户,一座座农家小院绿树掩映,清脆的鸟鸣声回荡山间。

本想先去茶园看看,陪同的泾县朋友说先吃了饭再去吧,于是走进一家农家乐。农家乐大厅的墙上挂着两块牌匾,一块是“安徽省三星级农家乐”,一块是“大南坑村农家乐协会会员”。我问女主人,你们村还有农家乐协会?“有啊。别看我们村不大,但农家乐就有50多家。前几年,我们自发成立了农家乐协会。成立那天,我们还请了专家来给我们讲怎样经营农家乐呢。”

说话间,一位小伙子走了进来,朋友介绍,小伙子姓李,家就在这个村,在乡综合文化站工作,今天他给我们当导游。

男主人手托一茶盘放在我们面前。我问是“汀溪兰香”吗?男主人笑呵呵地说,到我们村,当然得喝兰香茶呀。男主人很健谈,只要提个话头,他会告诉你很多。他说,大南坑村有茶园0余亩,由于长期以来基础设施落后、产业发展单一,村民收入不高,年全村有贫困户89户人。“我家当时也是贫困户。为了帮助我们脱贫,村里跑到县里市里争取到60多万元资金,发展山水生态旅游,成立了旅游服务公司,安排了10名贫困人口到景区打工,我也在其中。现在我在景区当保安,妻子在景区当保洁员兼护林员,两人每月收入加起来元。我家还有茶园,这个农家乐是我父母开的。”

饭菜端上桌,红烧猪肉、竹笋炒咸肉丝、香菇炒土豆、蒜香木耳、土鸡汤,看着就诱人,吃起来更香。美美地填饱肚子,谢辞了主人。

去茶园时,路过一家茶叶公司。小李说,这家公司的董事长李四清也是本村人。年,在外打工的李四清回乡创办公司,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村里的贫困户登记造册。每到采茶季,贫困户把茶叶送来,公司免费给加工,再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收购,解决了贫困户加工销售难的问题。采摘季结束,公司又招聘贫困户上山搞茶树管理,每天工资元至元。今年他又引进温室种茶技术,让来玩的游客在冬季也能体会到亲手采茶制茶的乐趣。

我问小李,你家有茶园吗?小李说:“当然有啊,我们村家家都有茶园。前年,借着‘皖南川藏线’热度上升,村里把大家组织起来,成立了泾县沁园春兰香茶专业合作社,大家负责茶叶的种植,村里负责加工销售,现在我们村的茶旅产业越来越火。”

走在山上,只见满山的绿在初春的暖阳里既浓且艳。一道道梯田犹如美丽柔韧的脊背,又似一波一波涌起的绿浪,远远望去,给人一种绿而生烟的感觉。爬上山顶,风冷冷的,脸凉凉的,心却暖暖的。

茶旅深度融合走出扶贫新路——安徽省宣城市泾县汀溪乡大南坑村旅游扶贫案例

大南坑村距离泾县县城45公里,群山环绕,是典型的皖南偏远山村。这里地处“皖南川藏线”精品环线中段,4A级旅游景区水墨汀溪便坐落于此。这里也是“汀溪兰香”茶核心产区,年产值上亿元。近年来,大南坑村充分利用*建引领乡村治理,建立了村民自治协商小组、大南坑村农家乐协会等,立足环境优美、产茶之乡两大特色,创新智慧旅游服务,发展茶旅融合产业,达到干群同心同向同德、社会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效果。通过茶旅产业扶贫联贫串户,形成产业扶贫一条线,描绘出一幅产业兴旺、生态宜居、乡风文明、生活富裕的美好乡村图景。

花果山村

文范伟锋

看《西游记》,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孙悟空。而提到孙悟空,自然就会想到大圣的快乐天堂——花果山。全国各地以花果山为名的地方很多,我去的是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的花果山,山下的村庄就叫花果山村。

孙悟空从天宫到花果山十万八千里,来回只需翻个筋斗,速度之快令人咋舌。我翻不了筋斗,也没有白龙马可骑,于是选择骑驴进花果山。古代文人视骑驴为文雅之事,因此演绎了许多与驴有关的趣闻轶事。听牵驴的大伯介绍,原先花果山人穷,家里养驴是为了拉送重物养家糊口。现在景区旺了,来游玩的人很多。为了增加趣味性,一些人就转型用驴接送游客,结果人与驴都轻松了,钱反倒比以前赚得多。我骑的这头黑驴背上披着花布,很有喜感。驴走起路来不紧不慢,来回晃荡。我在峨眉山坐过上山轿子,今天骑驴的颠簸感觉与坐轿像极了。极目处绿意盎然,微风吹拂面颊,那驴时不时轻甩尾巴,听着驴声轻嘶,一种好不快活的惬意油然而生,难怪张果老、老子都喜欢骑驴。

都说南方山水奇秀无比。作为南方人,我自豪于家乡的神山秀水,没想到北国秦皇岛的花果山也让我眼前一亮。那满山嶙峋的白石,与西岳华山的山石有得一比。最有看点的是水帘洞。清《永平府志》记载:“花果山在界岭关外。有洞,道人筑阁其中。洞外悬泉万流,至冬凝结如水帘,夏初始解。”水帘洞口是一道瀑布。许是枯水期的缘故,这瀑布不似其他瀑布那样宽大湍急,吼声震耳。只见水流不疾不徐,贴伏崖石轻洒而下,其下水潭清澈见底。瀑布顶端两侧巨石壁立,虎踞一般险峻。下方左右岩石光滑,似断非断的石纹和斑驳的流水痕迹,仿佛在诉说着自然的神奇和曾经的沧桑,令人顿生感慨。待冬天来临,流水化身为上窄下宽的冰瀑,犹如白蛇吐布,产生无与伦比的另类美。

囿于时间,我来不及攀爬笔架山长城。伫立山顶,眺望远方,阳光下烽火台的轮廓清晰可见,好似金樽挺立在天地之间,千年守护着苍茫的北国。

*昏时分,回到山下的花果山村。在一个农家院里,我与主人韩老汉闲谈。他告诉我,过去花果山村是贫困村,村里青壮年大多外出打工。年以来,村里在上级帮助下,依托现成的旅游资源,通过招商引资发展经济。村集体还引导村民入股各产业,每年年底大家都能分到红利。村民看到商机,纷纷回家办起农家乐,现在足有多家,生意都不错。

电视剧《西游记》主题曲叫《敢问路在何方》。路从来没有现成的,只有敢问敢闯,才会找到方向。我羡慕花果山人拥有绿水青山,更从韩老汉那抑制不住的笑脸上,读懂了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幸福,也悟出“乐己乐人乐天下”才是旅游的真谛。

那晚,虹鳟鱼、烤羊、老豆腐等农家菜,我吃起来特别有味道。

打造精品景区助力融合发展——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隔河头镇花果山村旅游扶贫案例

花果山村位于青龙满族自治县东南部的长城脚下,历史文化悠久,拥有丰富的长城文化、满族文化、红色文化和《西游记》文化,但苦于缺乏资金、交通不便,丰富的文化和旅游资源长期没有得到开发利用,村民“捧着金碗要饭吃”。近年来,花果山村依托独特的自然风光和山水资源,借用“大圣故里”典故,积极探索“旅游+”融合发展道路,通过科学规划、多业态布局、原生态保护、村民多方参与等手段,打造产业旅游化、青山变金山、村庄变景区、农民变股民的美丽乡村,旅游扶贫富民成效显著。

白水欢歌

文吴艳红

在湖南省新邵县的白水洞景区,水绝对是最独特美丽的存在。水本无形无色,缘何称“白水”?对此,地方志有记载:“两山环回夹峙,群峰拱卫,其形似洞,中有瀑布溪流,水白如银,故名白水洞。”

白水自山间源源汇聚而来,在罗山水库作短暂停留,又自闸口奔涌泄出,经峡谷、穿丛林、过山涧、绕大山、跨绝壁,汇成飞珠溅玉的溪流,日夜兼程,奔走时像串珍珠项链,栖息时像块玉石翡翠,平缓处如浣千匹绿缎,下坡处如泻万斛珍珠。“石挑练破,化为点点玉珠飞溅;雨打花开,幻作朵朵白莲飘浮。”如果纵身悬崖峭壁,一道清流就化作凌空飞舞的白练,自由自在,一路欢唱,直奔棠溪河而去。

来到白水洞,只要你用耳用心去聆听,就可以尽享大自然的独特乐章。白水就是一位多变又多情的天才艺术家,用它自己独特的方式,为你唱着一曲曲动人婉转的歌。

听,它来了。

“泉声清似鹿呦呦,逝者如斯日夜流。”它从深山而来,来到平缓山涧。此时的它犹如一个素面清纯的村姑,轻盈漫步在山石间,自由地哼着古老优美的民歌。先是轻轻地、缓缓地起了一点调,然后再极有韵味地婉转起伏,歌声如云外的鸟啭,如深谷的凤鸣,清脆悦耳,哗啦啦地一下子全淌进你的心底,让你的心瞬间轻盈而丰富。

“泉眼无声惜细流,树阴照水爱晴柔。”它正经过梦幻般的丛林,像一个婉约害羞的小姑娘,刚才还大声欢唱,一看到有人来了,哧溜一声藏进了深潭里,用极缓慢的腔调,哼出曼妙轻柔的调子,伴和着山间清脆的鸟鸣,时有时无,像有一根轻柔的羽毛撩拨心头,酥痒轻松,那浮躁的心一下子变得沉静柔软起来。

“石激湍声成虎吼,泉喷清响作龙吟。”自高处绝壁倾泻而下,它突然间化身为一个勇敢粗犷豪放的汉子,因着十多米高的落差,发出雷鸣般的吼叫和呐喊。这声音,有如千*万马在欢腾,也如激越的交响乐在回旋,那气魄,如此雄壮豪迈;那气势,仿佛雷霆万钧,让人心生震撼,久久难忘。

“溅石迷空晴亦雨,飞涛喷雪夏犹寒。”转眼间,它又幻化为多彩的仙女,经历了湍急的飞升,身上铃铛环佩,闪着七彩的光芒。你再凝神细听,那涓涓流水的声音似珠玉滑落,有的如竹笛清脆悠扬,有的如古琴醇厚低回,有的如古筝婉转明亮,有的如扬琴叮咚柔美,雄浑高亢的高音、圆润含蓄的中音、清澈古雅的低音,汇成一曲和美的旋律。

从罗山湖过芦笛岩、老虎岩,来到银涛峡、飞虹瀑布……白水不竭不停不休,最后欢唱着汇入白水洞村的棠溪河。

所见皆美景,人在画中居。诗意的栖居,莫过于此吧。然而,曾经生活在山水之间的人们因为大山阻隔、交通不便、山多地少,过得颇为困顿。一方山水养一方人,在脱贫攻坚中,当地*府积极谋划,大胆决策,硬生生地探索出了一条旅游扶贫之路。

棠溪河如银练一样环绕着白水洞村,村中百亩水塘荷叶田田,迎风招展;对岸的白水新村里,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的房屋鳞次栉比,白墙青瓦,披檐翘角,掩映在青山绿树间,美得如一幅画。来自高寒地区和地质灾害隐患区的人们迁居于此,吃着“旅游饭”,同饮棠溪水,安居乐业,其乐融融。

上善若水。水象征财富,也寓意无限可能。白水如一位勇士,劈开大山的阻隔,引领人们来到宜居美地;又如一位抒情歌手,吟唱着新时代之歌。它叮叮咚咚一路向前,把人文底蕴丰厚的白水古院落、飞速发展的白水新村打磨成了璀璨的珍珠。

三产深度融合促进乡村发展——湖南省邵阳市新邵县严塘镇白水洞村旅游扶贫案例

白水洞村位于武陵山片区,是4A级旅游景区、国家地质公园白水洞景区所在地,距新邵县城约7公里。在易地扶贫安置中,该村按照特色休闲旅游街区打造建设,依托紧邻白水洞景区优势,坚持以产业为支撑,做强“农业+旅游”,发展游览观光、休闲采摘、研学探究等旅游项目,走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发展之路,推动了旅游助力脱贫攻坚的纵深发展,让贫困户得以在家门口就业。

龙潭里的乡村梦

文沉洲

听朋友说,在福建东部大山褶皱里的屏南县,有一个地理偏僻、山路崎岖、资源匮乏的龙潭村,原本户籍人口多人,自商品经济大潮席卷以来,仅有多名老弱病残和儿童留守。前几年,当地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复兴古村,引来多位热爱乡村的城里人到此学画、旅游、创业。他们自带资金,认租修缮弃用的老厝,村民也回流了多人。这片曾经的凋敝之地,以其自然生态华丽转身,成为全国各地游客争相前来考察、学习、游览的网红村。

依过往经验,文化创意产业从来都与大城市形影不离。一个偏僻乡村竟然也能以此闻名?二者之间仿佛隔着重洋,这梦幻般的结果吊足了我的胃口。

我决定眼见为实。新年伊始的一天中午,当地朋友陪我从县城驱车40多公里山路去龙潭村,开启我的解惑之旅。

从海拔0米的秀熙岭往南,山势陡然跌宕下落。但见前方山谷间云海流溢幻化,路旁的森林竹林、茶园果园和梯田菜地,被云海浮托起来的青黛山色接管。逶迤起伏的山脊线舒缓悠然,仿佛群山大度内敛的心电图,流露出闲适且富足的心态。群山层次分明,一波复一波荡漾远去。眼前景致壮美连天,让人感觉置身一帧山水长卷中。汽车钻入云海下部,恍若脱离了当下社会,飘进一处桃花源。

入村公路桥旁的凤凰台广场上,卧着一尊花岗岩,勒着“龙潭里”三个描红大字。此时草木鲜活,厝埕竹篱笆后探出桃树枝丫,石道旁挺立着柿子树,石缝间冒出野花野草,溪边是丛丛簇簇的菖蒲……一条名叫西溪的小溪流从原始森林发源,向东逐级欢跳下山,穿村而过。清流汩汩,西溪两旁的苍翠掩映着一座座*墙黛瓦民居,风火墙有人字形、马头式和状若虾蛄的,翘檐精巧,曲线多姿。在黑瓦勾勒下,一扇扇*土墙波浪似的向山麓叠叠抬升,与周遭的地形地貌、生态山水浑然一体。

这里散逸着传统乡村特有的气息,与今天富裕起来的新农村大相径庭,触目皆唐诗宋词的意境。说它是让人*牵梦绕、安放乡愁的归宿地,一点也不为过。

这些年来,新老村民自主推出的文化盛宴不断:四平戏培训班,“千年一遇”美术展,《印象龙潭》实景演出,重声音乐节,村民自编自导自演的舞台剧《假面》《美哉龙潭》,还有汉服节、新春集市……

环村逛了一圈,我们途经民宿“画友之家”、龙潭公益艺术教育中心,走过近米的公共雨廊,再绕溪拐到龙潭美术馆、随喜咖啡厅、随喜书店、陈氏祠堂和戏院、龙潭酒博馆、四平戏博物馆,登上龙吟台广场后,杉树丛中的木构建筑群就是47棵树美术馆……

此前看过的图片和视频,如涟漪荡漾的水中之月,虽美妙却遥不可及。眼前仿佛万籁俱寂,在清晨的一面镜潭上,倒映的景物全部清晰定格。

晚上,回乡青年陈忠业带我们去见识乡村夜生活。他说,传统民居隔音差,原村民多数早睡早起。村里有个不成文的约定,卡拉OK一般在21点半打烊。于是,我们决定先去村尾的其祥居唱歌,那里有个三角地音乐吧,音响比较专业,也有各种饮品提供。到了村边的一座老厝,从窗玻璃望进去,亮堂的房屋一角,各种乐器或挂或靠在土墙上,话筒架和乐谱架孤独肃立。主人外出。

我们转而去龙潭驿。在下午走过的西溪对岸,沿不宽的石板路上行,眼睛不期然扫到老厝门边的一块招牌,金属板镂空字被藏在后面的灯映得白亮,“贪生”两字设计得抓人眼球,形象体现了忙得如陀螺转的人偷闲一刻伸懒腰的模样。想起看过的开业视频,我改了主意,进去喝杯咖啡吧,感受一下主人的轻松一刻。

过了一会儿,忠业的手机响起,接听后说,龙潭村的“新村民”胡文亮刚从县城办事回来,邀我们去他的酒博馆品酒。胡文亮一副人见人熟的热情样。他端来酒盘,提起锡壶斟酒,让我们品尝十年陈酿的闽派红曲*酒。红曲*酒,入口顺、后劲足。当我们走出酒博馆时,小风吹来,脸热热的,腿有点飘。

回民宿的路上,忠业打趣道:“两位老师今天辛苦,早点休息。龙潭‘新村民’跨界人物多,每个人都有故事,每个人都有绝活。明天还想‘玩深沉’,可以去豹舍书馆读藏书、聊文学;也可以到随喜书店谈诗歌,碰得巧还有外地老师过来做分享;要是文创总策划林老师在,就加入他的抖音直播,或者一伙人来一场‘头脑风暴’……”

这是怎样一个神奇的小山村!与文化产业发达的大都市几无二致。

修缮好的传统民居里,有那么多开放和半开放空间,有那么多诱人的生活方式。它的人文生态系统生机盎然,散步间便能满足高品位的物质和精神需求。

年轻人发展文创产业,形成各种业态;合作社带领村民发展生态农业,走共同富裕的道路。优美的生态环境与城乡文化、生活方式和谐共融,新经济业态兴起,昔日衰败的古村成为一个国际性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地,同时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寻根地和弘扬地、新生活方式的展示地和输出地。

以此为底色,龙潭村成了各路媒体记者获取新闻素材的货仓,从中央到地方,从纸媒、广播、电视到新媒体,纷纷进村采访。在央视年《传奇中国节·中秋》特别直播节目中,龙潭村还被选为直播连线点。

在这里,一卷中国乡村梦的蓝图正徐徐展开。

实施文创旅游开发激发减贫内生动力——福建省宁德市屏南县熙岭乡龙潭村旅游扶贫案例

龙潭村曾是闽东北驿道交通网络上的一个“大村”,但由于交通不便,逐渐成为仅剩多人的“空心村”。年,屏南县在龙潭村启动文创旅游减贫项目。到年,龙潭村已成为拥有多位新老村民共建共荣的“文创村”。在文创产业的引领下,龙潭村的文化功能和价值被激活,探索出了老宅再造的新模式,实施全民参与,并利用数字时代的传播手段,“放大”“聚焦”龙潭村原有的良好旅游生态,激发乡村旅游内生动力,成为乡村振兴的典范,为老区旅游减贫提供了可操作、可推广的样本。

长寿风物引客来

文孟萍

地处桂西北的巴马瑶族自治县是著名的“世界长寿之乡”,对于想体验长寿文化、康养生活的游客和“候鸟人”来说,具有莫名的吸引力。近年来,随着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建设不断深入,早已声名远扬的巴马旅游更是发展迅速,好看的、好玩的、好吃的、好购的越来越丰富,游客也越来越多了。

以前游客到巴马,多是奔着自然风光去的。在盘阳河边散散步,探访长寿村,到水晶宫里看看晶莹剔透的钟乳石,或是躺在百魔洞的大石板上体验“磁疗”……现在到巴马,更可以深入体验巴马的长寿文化。

距离县城约10公里的仁寿山庄,就是一个体验文化的好去处。仁寿山庄位于巴马瑶族自治县那桃乡平林村敢烟屯,地处赐福湖畔,环境清幽,植被丰茂,俨然一处世外桃源。山庄的创建者叫邓勇康,其祖上是巴马著名的长寿老人邓诚才。清光绪二十四年(年),光绪皇帝曾钦赐“惟仁者寿”牌匾给邓诚才老人。作为邓诚才的第六代孙,邓勇康修复了老人的三进院落故居,并建设了牌坊、食府、美食作坊、池塘、游乐场、游客中心、停车场等旅游设施,打造了一个集饮食休闲、长寿文化探秘、民俗风情体验于一体的大型度假山庄。

仁寿山庄的“镇店之宝”,就是高悬于堂屋房梁的“惟仁者寿”牌匾。此匾原件已被博物馆收藏,这里的复刻版仍让人感到历史的气息。景区内还有“一老”“福寿绵长”等多处石刻,显示了邓氏家族的沿革和巴马的长寿文化。

在仁寿山庄,最吸引人的活动就是体验巴马“补粮”,这是巴马儿女祈求老人健康长寿的民俗。所谓“补粮”,就是“补充食粮”的意思。巴马瑶族自古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:凡家中有上了60岁的老人,都要经常请“师公”为其察看生辰八字,看其是否“缺粮”。“缺粮”意味着生命即将终结,若有,儿孙们就要举行一次“补粮”仪式,以期延续寿命。仁寿山庄的补粮仪式在堂屋举行,由当地最有声望的长者通过一系列程序,为人们准备的米面糖饼赐福,人们再将这些食品带回家给老人,就意味着把长寿健康的祝福带给了老人。游客除了可以分享补粮仪式的糖饼,还可以向当地群众购买五谷杂粮,体验补粮活动。

在仁寿山庄,还可以品尝当地土法制作的糯米糍粑、豆腐花、粽子等美食,或者到仁寿食府点上一桌特色簸箕长寿宴,大饱口福。

除了仁寿山庄,游客体验巴马长寿文化的方式还有很多,比如参观巴马长寿博物馆、欣赏《梦·巴马》水上实景演出等,巴马旅游的“文化值”越来越高。

要体验巴马的长寿文化,最离不开的还是“吃”。说起巴马的长寿菜式,真可谓“道道长寿道道香”,无论在县城还是乡镇,随意走进一家馆子,都会有原生态的长寿美食等着你。比如巴马香猪,无论烤制还是白切,无不皮薄肉细,香气四溢;比如火麻汤,将火麻仁磨成浆后做汤,清香爽口,油而不腻;比如巴马油鱼,煎鱼时自动出油,不用额外放油,肉香骨细,全鱼可食;再比如黑豆煮芥菜,黑豆补身,芥菜清热,食材虽普通,但非常适合在炎热的南方地区食用……

点了这些长寿菜,再来上一碗珍珠*玉米粥,配上一只黑米板栗粽,那真是从胃到心都被慰藉得服服帖帖的。

康养旅游助力扶贫推进巴马乡村振兴——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巴马瑶族自治县旅游扶贫案例

巴马瑶族自治县位于广西西北部,聚居着瑶、壮、汉等12个民族,是一个“老、少、边、穷、苦”的国家级贫困县。旅游业是巴马第三产业中的支柱产业,在参与全县脱贫攻坚、助力减贫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。巴马坚持生态优先的理念,大力发展大健康产业,以“旅游+”为孵化器,优化产业结构,催生新业态,延伸产业链。通过多元共建、部门联合、产业融合,为旅游发展创造新的亮点和经济增长点,增强旅游减贫的循环“造血”功能和“世界长寿之乡”的品牌号召力,开辟了新时代旅游扶贫新路子。

滇西“红*村”

文北雁

在滇西横断山脉边缘和金沙江环抱中的云南省宾川县,有一段特殊的红色历史。据地方*史资料记载,年4月,由萧克、王震率领的红六*团3个师7个团0多人经祥云进入宾川,在两县交夹的新庄村休整了一夜。当时,新庄村只有7户人家,在仅有的5位青年中,有4人毅然参加红*北上抗日。

历史为我们记住了这4个人的名字:杨世昌、杨世何、杨炳和杨震。然而在后来的战斗中,4位红*战士全都英勇牺牲。

平静的海稍水库,如同一面巨大的镜子摆在眼前,倚山而居的新庄村,一座座古旧朴素的房子,如同排兵布阵一样在半山腰里摆列开来,层次分明。我远远就看到了村落四围迎风招展的猎猎红旗。

一进村庄,泥墙上保存完好的红*亲民壁画、标语映入眼帘。是的,红*亲人,亲人红*。在这个村庄最清晰的记忆里,当年的红*是亲人,后来的亲人就是红*。我恍若看到红*队伍到达时,新庄村民争先恐后把红*战士迎进家门,帮红*挑水、做饭、缝补衣服、打草鞋,热心给红*当向导的情景。

我们在一个古旧的院落里集合,准备重走红*长征路。在一位村民的引导下,我们排队走出院落,沿着村巷一直走到村后。出村就是山,我们在热辣辣的阳光下爬山、嚼干粮,俯下身子喝山涧里的凉水,很快就又累又困。想当年,红*战士比我们艰苦千倍万倍,但为了革命理想,他们不畏风吹日晒,经历枪林弹雨,翻雪山、过草地,在恶劣的环境下奋勇杀敌、不畏生死,谱写了一首首荡气回肠的英雄史诗。

两山之间的峡谷里有一座桥,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为“红*桥”。料想当年,杨世昌等4位青年先通过这座桥,而后踏上长征之路,一定曾在这座桥上深情回望渐行渐远的故土。虽前途未卜,但他们的脑海里充满了必胜的信念。

当兵就要当红*,处处工农来欢迎。官长士兵都一样,没有人来压迫人……

山峡里,向导给我们唱起了拥*歌谣,略带羞涩的女中音充满泥土气息,让我们在回程路上又一次想起当年新庄人民与红*战士的鱼水情深。重走长征之路后回到村里,我们带着特别的庄重和敬畏,坐到明亮的会议室里听*课。给我们上课的蒲国宏是新庄村*支部书记,也是宾川县红色海稍农业观光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、总经理。出生于新庄村的他早年曾到外面闯荡。一次回乡时,他看到一位乡亲卧病在床数日,却连一百元看病钱都借不到——不是村民不借,而是乡亲们和他一样穷。缺水、干旱、地理偏僻、资源匮乏,让这个村子一直都在温饱线上挣扎。蒲国宏深受触动,决定带领村民走“红色之路”。

经过充分调研,蒲国宏带领全体村民,采用“支部+企业+村民”合作模式,于年成立了宾川县红色海稍农业观光旅游开发有限公司,以红色教育为切入点发展现代农业和红色旅游,将红色文化、农耕文化、民族民俗文化、海稍鱼文化等渗透到农业观光与乡村旅游中,提升了乡村旅游的品质。

为了弘扬红色传统,激活红色基因,打造红色品牌,新庄村还建设了“红*长征纪念馆”和展示农耕文化、民族民俗文化的农民博物馆,为广大游客提供参观体验和了解当地文化的阵地。

“吃水不忘挖井人。是红*长征给了我们一段光辉的村庄历史,是改革开放让今天的我们走上致富路。我们有信心在新的起点上开始新的长征。”蒲国宏的话令人回味绵长。

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助力乡村产业振兴——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宾川县乔甸镇新庄村旅游扶贫案例

新庄村山清水秀,人杰地灵,历史悠久。全村共有66户人,原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3户36人,全村经济发展主要依靠林果种植、畜牧养殖等。年4月,红六*团在新庄村停留一夜,并与当地人民结下鱼水情。因为这段红色历史,新庄村成了远近闻名的“红*村”。在脱贫攻坚过程中,新庄村紧抓“传承红色文化,弘扬长征精神”红色主旋律,努力挖掘当地红色文化、农耕文化,运用“*支部+红色旅游+农户”农旅文融合发展模式,打造现代农业、红色文化与乡村旅游一体化发展的产业融合示范村,实现了产业融合创新发展,走出了致富奔小康之路。

椰风渔歌

文王勇

踏入海南博鳌沙美村,朴实的瓦房、高大的椰树与大片的池塘映入眼帘,宛如一幅水墨画。这里不仅有海浪翻涌,还有乡村渔歌,让人流连忘返。

沙美村坐落在金牛岭脚下,距离博鳌亚洲论坛永久会址4.6公里。从博鳌镇乘坐公交车或出租车去沙美村,只需十几分钟。一条蜿蜒的公路贯通全村,一侧是民居,一侧是湖泊湿地,远方是一片翠绿的红树林。不高的山坡上,白墙黛瓦的民居鳞次栉比,椰子树、槟榔树、莲雾树环绕在房前屋后。湖海山林与田野在这里完美融合,形成别致的田园风景。游客可以在村子里游走拍照,也可以登上观景台,俯瞰整个村庄。

沿着环村的滨海长廊前行,三角梅的香味若有似无。右侧的湖泊里,一个老农正在小船上侍弄渔网,我过去搭讪,老农笑着用当地方言搭话,虽然彼此都听不懂,但心里暖暖的。长廊左边有一个池塘,池塘上建有曲折的木质走廊供人们散步,一枝朱樱攀上栏杆,开出惊艳时光的花朵,点缀着绿意盎然的村庄。

随意游走在村中小巷,古朴的民居静默着,虽然外墙被白灰粉刷一新,但是遮掩不住窗棂与瓦楞散发出的久远的渔村气息。一位老人静坐在自家门口,望着小巷深处,仿佛与这里的光阴融为一体,远离尘嚣,默然欢喜。

椰子树或许是这个村子最强大的存在,房前屋后、绿地池边,到处都是它们遮天蔽日的身影。草地上,一位母亲带着孩子玩耍、拍照,那种悠闲、淡然与欢乐,氤氲了这里的每一寸时光。

望山看水忆乡愁,一些民居院落古色古香,一砖一瓦韵味悠长。遇见一位戴着草帽的大叔,他说,这里原本是一个破旧的小渔村,到处“脏乱差”,年轻人走出去就不愿意再回来。博鳌亚洲论坛落户这里后,附近的村子慢慢有了改变,尤其是近几年,村子变化非常大。村里建起了咖啡屋、书吧和民宿,每年都有很多游客来这里参观,发展乡村旅游已成为村民主要的收入来源。

沙美村“山水林田湖海”俱备。来客可以在山水田园间畅游,在滨海长廊里漫步,在书吧民宿内养心。如今,这里的乡村旅游已成为振兴乡村的有力抓手。山水田园、热带风光与传统民居完美融合,吸引了国内外游客的目光,也让这里走上了可持续发展的快车道。村民共享美丽乡村建设成果,在家门口就能吃上“旅游饭”。

沙美村的东头是一片湿地游览区。域内溪流纵横,各种亚热带植物勾勒出一幅花园美景。登上四层的观景台举目瞭望,民居、椰林、溪水、石桥以及远山铺陈于视线,田园丘陵的村落风光令人陶醉。

沿一处小径往回走,有村民骑着自行车从身边经过,用微笑彼此打了一个招呼,让我瞬间感受到了这个村子的温度。风过叶眉,发出沙沙的声响,一只老母鸡在椰树下独自觅食,一派岁月静好……

开展乡村环境治理共享旅游发展成果——海南省琼海市博鳌镇沙美村旅游扶贫案例

沙美村位于琼海市博鳌镇南面,距博鳌亚洲论坛永久会址4.6公里,面朝沙美内海,远眺南中国海,被九曲江、龙滚河环绕,同时拥有山峦林野风貌、南国田园风光、丘陵村落景观和海河湖泉景色,集“山水林田湖海”生态景观于一体。近年来,沙美村以*建为引领,大力开展乡村环境治理,推动退塘还林还湿,保护修复生态环境,真正让绿水青山变成生态资本。结合乡村振兴,沙美村吸引人才返乡创业,提升服务水平,盘活农村闲置资源,促进农旅产业深度融合,让全体村民共享发展成果,使村民收入方式由传统生产性收入向财产性、工资性、经营性、转移性综合收入转变,真正实现了可持续发展。

肇兴的梦

文曾龙

我一直认为,旅行的第一要义是慢。唯有慢,才能体味当地文化与生活的风骨,才能让心中的杂念与偏见消泯殆尽,从而像当地人一样去生活。而在肇兴侗寨,慢便是这里最柔软的触动。

到肇兴时已近傍晚。住在一座临山的吊脚楼,楼下一条激流昼夜不息,在歌声中反复寻着梦的入口。

肇兴有一条主街,不长,很快便能行到终点处的水泥桥,桥四周音乐酒吧环绕。桥上有许多售卖水果蔬菜的小贩,我走近一位阿婆,她身前的竹篮里堆满了鲜*的李子。见我来,她热情地撑开一个口袋,我一把一把抓了李子放进袋里,直至将袋子撑得鼓鼓的。这时,阿婆拿起身旁那杆小秤,眯缝着眼,“两块五”。我心中一惊,讶异肇兴民风之淳朴,赶紧掏出3元钱递给阿婆,没想到她却死活不收,连忙又抓了一大把李子放入袋中,才笑着将钱接过。

这些年,我在各地见过不少建筑,其中有张扬,有婉约,有奢华,有简易,唯独侗族鼓楼深得我心。鼓楼以杉木为材,不用一钉一铆,全以榫槽衔接。最上面是别致的楼顶,饰有象征吉祥的宝葫芦、千年鹤等,檐角曲翘,一眼望去,如银针般一字排开。其间还有各色彩画与雕塑连环镶嵌,如一幅光彩照人的侗族史诗长卷。鼓楼最重要的功能是供侗族同胞生活与社交。人们在鼓楼下或下棋、或闲聊、或发呆,不觉间已连接起世代承系的血脉。

行至石板街尽头,视野大开。心绪瞬间被裹于一片广袤的梯田,宛如从喧嚣的摇滚舞台跨入静默的旷野。梯田里禾苗青葱,山脊被横切成了一片片薄薄的翡翠,远远望去,又似绿色的海浪激涌。向纵横交错的田埂间行去,不时有侗族乡亲迎面而来。炊烟袅袅,夜幕渐浓,我宛如行在一段没有规律、暗自生长的夜曲中。

从田间返程,披着星斗与尚未从晚霞炙烤中冷却的夜幕。此时的肇兴侗寨灯火通明,迷人眼目,一时间竟不知向何处行去。不觉间,我已饥肠辘辘,被眼前两个卖糯米饭的侗族阿姨吸引。径直走向其中一家,细看才知是糯米烤肉包饭,顿时馋涎四起。那烤肉呈不规则的圆形,薄如纸片,一大片放在铁网上炙烤,不一会儿便肉香四溢。肉烤好后,阿姨打开木桶,用勺子舀起洁白如玉的糯米饭平铺于袋中,将炙烤好的肉放于糯米饭上,再将烤肉和糯米饭紧紧捏合,最后加入一点咸菜,咬一口,格外开胃可口。吃完一份糯米烤肉包饭,即便山珍海味也再难入眼。

枕入吊脚楼,万物屏住呼吸,听溪流用不夜的歌喉为肇兴造出一个梦的国度。

挖掘特色文化唱响富美赞歌——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肇兴镇侗寨村旅游扶贫案例

肇兴侗寨位于黎平县南部,被誉为“侗乡第一寨”“鼓楼文化艺术之乡”。在脱贫攻坚过程中,肇兴侗寨通过“旅游+”扶贫模式,建立旅游资源保护、开发、管理、分配利益链接机制,将景区资源变成资产、村民变为股东,通过共建共管实现共享。同时,肇兴侗寨充分利用深厚的侗族文化资源,带动一批贫困户就业进而脱贫,再通过旅游创意产品加工,大力发展农牧产业,让更多村民就地就业,创造更多就业岗位。年以来,肇兴侗寨通过发展旅游,带动全镇户贫困户、名贫困人口实现脱贫,并带动周边乡镇1.5万余人通过旅游相关产业实现脱贫。

林区生活

文何玉春

早春的阿尔山依然白雪皑皑。飞机落地,天空湛蓝,清冷的空气顿时充盈鼻腔。双脚踩在雪地上嘎吱作响,整个人霎时兴奋了起来,虽然脚下打滑,随时都有摔倒的风险,但脸上依然挂着笑,心里乐开了花。

此行的目的地,是距离阿尔山市区34公里、隐匿在大兴安岭森林深处的白狼镇林俗村。那里有让我产生浓厚兴趣的树皮画与林俗文化,那里的人们靠林而生,因林而富。

一大早,我们便驱车前往白狼镇。白狼镇地处大兴安岭中段岭脊南侧,森林覆盖率高达86%,是新中国较早开发的林区。林俗村原名三道沟,位于白狼镇南部,是当地林业生产、林俗生活的主要展现地。森林养育了一辈又一辈的人们,孕育出淳朴而又浓郁的林俗风情,成就了独特而充满韵味的林俗文化。

这里的人们世世代代守护着这片森林。以前,人们基本依靠林木砍伐等林业生产维持生计,如今,大家虽依然靠林而生,但却转变了思想观念,秉承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理念,靠发展旅游脱贫致富,从而延续森林命脉,长长久久地造福滋养子孙后代。一踏进村口,就看到醒目的标语“放下斧头当导游,小康生活不用愁”,如今的林俗村人正是靠着这一崭新的发展之路,在家门口过上了富足幸福的小日子。

进入村内,直奔林俗博物馆,去体验独特鲜明的林俗文化。馆内共分为沧桑岁月、开拓建设、林产工业、旅游、文化体育、野生动植物、人物与荣誉七个展区。各展区通过文字、图片、实物、场景展示,重现了过去林业工人的生产、生活场景,从原始生态到自然变迁,讲述了林业对地区发展的影响,生动呈现出务林人的艰苦奋斗与勤劳质朴。

走出博物馆,沿着乡间小路慢慢向前,周围弥漫着若隐若现的木材香气,目之所及是栅栏围起的木屋、护林犬、菜园、整齐堆砌的木材,还有清冷空气里升起的袅袅炊烟,正是“小杆栅栏柈子垛,房屋脊上放山货,客人来了炕上坐,炉子火墙烟袋锅,炕梢被子垛成垛”的林区生活写照,如今更是多了几分恬静与悠然。

在林俗村,一定不能错过阿尔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——树皮画。白狼镇桦树极多,海拔米以下的山地、丘陵地带,生长着大片黑桦、白桦、柞树混交林。在这里,随处可见的白桦树皮被勤劳聪慧的匠人变“废”为“宝”,经过去皮、装框、剪裁、粘贴、装裱五个步骤的精雕细琢,一幅幅灵秀生动的树皮画令人爱不释手。在我看来,白桦树树皮颜色只有深浅之分,但在树皮画匠人眼里,它们却是丰富多彩的。匠人们通过烫烙技巧丰富作品颜色,并使之永不褪色。带着好奇凑近观察,只见匠人的一双巧手,转瞬就将残落在山间的树皮变成精美的画作,整个动作行云流水,一气呵成,令我连连称奇。

如今,林俗村成立了以树皮画制作与销售为主的林俗文化产业公司,带动村内贫困户参与树皮画制作。小小的白桦树皮成为当地人民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支点。

汇聚民心共脱贫打造特色文化地——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阿尔山市白狼镇林俗村旅游扶贫案例

林俗村原名三道沟,早在20世纪30年代初就有猎民居住。新中国成立后,这里成为林区开发建设者最早的定居地,目前仍然保留有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林业工人的住房。曾经的林俗村是内蒙古自治区重点贫困村,建档立卡贫困户47户77人,已于年底全部脱贫。近年来,林俗村结合当地独特的林俗文化、冰雪资源与矿泉资源,以打造全域旅游、四季旅游为引擎,通过“旅游+”模式,发展成为大兴安岭地区极具地域特色的林俗文化体验地。通过发展旅游,目前,林俗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万余元。(插画:呱咕;编辑:宋雨秋)
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