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本文来源:广西日报」
本报河池讯(记者/卿要林通讯员/陈华英)“我非常高兴能够加入工会组织,通过工会可以享受相应福利、维护应有权益,它给了我归属感,工会就像我们的‘娘家’。”9月23日,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水源镇里腊村村民谭尊福说。近日,该县水源镇里腊村、中涧村和川山镇塘万村、都川村先后召开村级工会成立大会,搭起村级工会组织架构。
都说工农一家,但是长期以来,工会主要服务城市工人,随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,产业结构发生重大改变,专业种养大户、家庭农场、农民合作社、涉农企业等新农主体蓬勃发展,越来越多农民从单纯从事家庭农业生产变成各行各业的产业工人,基层农村建立工会非常必要。
近年来,我区各级工会组织及有关部门积极采取有效措施,进一步加大农村务工人员入会工作力度,但在开展入会服务工作中,也存在一些亟须协调解决的实际困难和问题。比如多数非公企业规模小,部分企业主对组建工会不支持;农村务工人员流动性强,入会积极性不高;基层工作力量薄弱,工会组织吸引力、凝聚力不强等。而在农村务工人员的老家搭建村级工会却能有效规避上述问题,农村务工人员更加有归属感和入会积极性。
在年,河池市在金城江区拉显村建立该市首个村级工会,成立“农民工之家”,该村名农村务工人员入会,开始村级工会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探索与实践。
近年来,河池市进一步扩大工会组织覆盖面,在农村建立一个个工会组织,最大限度让农村务工人员加入工会中。截至目前,该市已建立77个乡镇总工会、67个乡镇(街道、工业园区)工会联合会、个村级工会以及个社区工会,总会员数达27.7万人。
“村级工会旨在帮助职工调解劳动关系,维护职工合法权益,促进农村经济发展,助推乡村振兴,维护社会稳定。”河池市总工会权益保障部负责人杨光华介绍,吸引农村务工人员加入工会,彰显工会的服务职能是关键,村级工会组织开展工作的过程,也是全社会画出基层社会治理“最大同心圆”的过程。
在巴马瑶族自治县巴马镇新民社区,其主要管辖4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,涉及群众户共人。各村屯群众搬到新安置点后,正常生产生活受到诸多挑战。为此,当地新民社区工会组织积极发挥作用,深入周边企业,核实和督促相关企业履行劳动合同;同时,组织名农民工参加技能培训,解决就业难题;此外,该社区工会建立“职工之家”,通过主办各种文体活动,缓解职工生活压力。年,巴马瑶族自治县实现个行*村、5个社区工会组织全覆盖,会员超4万人。
“自从有了工会,我们的业余生活比以前更丰富。”拉显村村民莫小哉说。拉显村工会作为河池市首个村级工会,成立3年以来,借助平方米的“农民工之家”,多次邀请专家教授进村开展种养、电焊等技能培训,律师团多次到村里开展法律咨询服务,春节期间也有各种文体和慰问活动,村民的幸福感更足了。
河池市各基层工会组织围绕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做了大量工作,提升广大职工群众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据统计,仅今年以来,河池市组织各级工会累计开展培训10多期,参与实训的产业工人多人。今年还以开展“工会进万家”调研走访慰问活动为抓手,深入开展“我为职工办实事”实践活动,投入资金万元为职工群众办实事好事,并通过工会介入,化解多起农民工欠薪案例,着力解决广大职工“急难愁盼”的问题。
“农村村级工会组织打通基层治理‘最后一公里’,已经成为农村务工人员信赖的‘娘家’,成为助推乡村振兴有力的‘靠山’。”河池市总工会*组书记、常务副主席韦凡接受采访时对记者说。